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12月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历史】泾源回族简介

2016-04-14 中穆平凉社区
点击上方“中穆平凉社区”关注我们

信仰 清真艺术 | 阿訇

泾源人必看!!《回族迁居泾源130周年纪》 

  泾源城关清真大寺       

泾源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端,全县人口近10万,其中回族占全县总人口97%,是全国回族人口占比例最高的县。泾源县原名化平县,隶甘肃省管辖。1950年9月18日,经甘肃省政府批准,以泾河发源地之故,改化平县为泾源县,归甘肃省平凉专署管辖。1953年5月11日成立泾源回族自治区,1955年又改为泾源回族自治县。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划归宁夏管辖,并改名为泾源县。

泾源何以形成回族如此集中的县,应追溯到同治年间西北爆发的回民起义。清同治十年(1871年)以前,当时的化平川并无回族居住,只有为数不多的汉族零星散居。同治元年,陕西爆发了大规模回民起义,起义由清地方团练血洗陕西华县秦家村开始,接着大荔、渭南、凤翔等地回民一呼百应,举起反清大旗。各地回民组织起来,号称十八大营。1864年,回民军退居甘肃庆阳董志塬。1867年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陕甘总督,镇压回民起义。左宗棠率军向董志塬压来,回民军损失惨重。1869年2月,陈林、阎兴春等保护起义军家眷撤到金积堡,与马化龙联合抗击清军。白彦虎、禹得彦等率陕西回民军主力奔向河西。1870年底,金积堡粮草奇缺,七八千陕回老弱妇女儿童饥饿垂毙,为了保住回民军数千名家眷性命,同治九年(1870年)十一月初十日,陈林、阎兴春等几位主要头领经商议决定向清军求抚。陈林就抚后,前往河西余彦禄一股闻之返回金积堡缴械乞抚。在金积堡就抚的还有蓝明泰、冶士俊等部,男妇大小共11000余名,其中老弱妇女近9000名。

 一、左宗棠安插陕回于化平川

泾源城关清真大寺

陕西回民军在金积堡就抚后,如何安置,成为统治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有人建议将他们遣回原籍陕西,但考虑到本乡产业早已毁灭,又怕与汉民再起衅端,认为不便放他们回去;也有人建议将他们迁往南方各省,以发达的汉文化同化他们。最后左宗棠决定在甘肃选择一些荒绝地亩安插陕回,地方官互相推诿,不认真办理。安插陕西回民,左宗棠拟定三条原则:⑴要选择有水可资灌溉的荒绝地方;⑵要自成片断,可使聚族而居,不致与汉民相杂;⑶是一片平原,无大山大河之险,距大道不远也不近,以便管理的地方。左宗棠亲临勘察,最后看中隆德、固原、平凉、华亭四州县交界之化平川。左宗棠在给皇帝奏稿中称:“臣勘得平凉、华亭交界之化平川,宽六七里,长三十余里,窑洞三百余,土沃水甘,人迹断绝,可安插万余丁口俟。”并向清廷奏请设立化平川直隶厅通判。将当地为数不多的土著汉民强行迁移相邻的平凉、华亭、固原等地,并放火烧掉汉族居住过的村庄院落,以彻底断绝他们回乡的念头,“明清住室经同治兵燹,无一存者。”“汉民存者百不及一”。左宗棠做完安插前准备工作后,将这批陕回约11000余口从灵州金积堡解往平凉。时值寒冬腊月,这些衣衫褴褛,疲惫不堪的陕回还没到达终点,有的被饿死、冻死,有的因病而亡。其中有570余口老弱妇女及“无亲属夫男”者病饿不能行走,留养广武营(今宁夏青铜峡水库区),等养好伤后另行发配。行至固原境内,又收集零散掉队的陕回约500余口。押解到平凉后,又有前安插平凉陕回认领亲眷500余口。左宗棠又从这批陕回中挑出400名青壮年交由蓝明泰、安杰带领“随军征剿”,其余9500余口全部迁往化平川安插。“陕回之就抚者,北路官军所收纳及东西两山之众,悉解抵平凉。左宗棠亲临点验,为数一万有奇,中有前安插平凉回民亲眷者,听其认领,尚实存男女九千四百余,安插华亭县西北七十里化平川”。解往化平川安插的陕回具体人数据史料记载“陈林一起男妇大小1564名口,马振江一起男妇大小848名口,赫青选(黑青泉)一起383名口,马化凤一起1278名口,余彦禄、阎兴春、余兆临、拜万江、安杰等各起男妇大小5550名口”。

化平川在平凉府所属华亭县西北约70里处,东距平凉约60里,“东连崆峒,西北均阻高阜,岩壑环峙,两水环绕,一为化平川,一为圣女川,合流汇白面河,川中横宽五、六里,长三十余里”。这批陕回被安插到化平川后,冯邦栋带随员前往化平川点验,“按口发给赈粮,丈量地亩,按户分拨房屋、窑洞”,并“购给附近该处土宜籽种,酌发耕牛骡驴,督其开垦播种”。据报“察看回众情形,于九九之中得此生路,其不敢再萌异志,固在意中”。这是第一批安插于化平川的陕西回民。根据史料所记述的地理范围,主要安插在今泾源县香水镇、园子乡、兴盛乡和白面镇等地。

陕西回民在化平川安置停当后,左宗棠又派冯邦栋传知陈林、阎兴春,要他们前往西宁,劝崔伟、白彦虎等投降。陈林与阎兴春于同治十年(1871年)十月十八日起程,行时20天,于十一月初八日到达西宁。到西宁后立即前往大南川回民军营,“始知崔三已带其党史伙数千,九日内由扁都口一带出窜肃州。……陈林等行至大南川一带察看情形,见陕回老幼约数千户,所言皆同。闻陈林等至,无不喜其来而恨其晚也。陈林等因崔三(崔伟)等未归无从议抚”。陈林没等着崔伟,先返回西宁。同治十一年十月,陕西回民军在大小峡阻击战中失利,清军进占西宁,崔伟、毕大才、禹得彦等率部众20000余人就抚,其中崔伟一起10000余人被解往张家川一带安插;禹得彦一起7200余口被清军马队押往平凉择地安插。阎兴春、陈林随军护送,返回化平川。禹得彦及部众被押解到平凉后,约有1000多名陕回被拨入化平川安插,其余6000余口被安插在华亭十二堡子、策底、石嘴、新民及平凉大小芦河。1956年11月22日,将甘肃华亭山寨区所辖十二堡子、石嘴、新民等地划归泾源回族自治县管辖,即现今泾源县所辖新民乡。禹得彦部下约有3000人被安插在泾源县,这是第二次安插泾源县的陕回。禹得彦连同家眷被安插在十二堡子,其后裔今尚在。

今泾源县黄花、惠台二乡境内甘回和陕回杂居,二乡地处该县北部,与固原、平凉接界。据考察,二乡境内甘回多属伊斯兰教哲赫忍耶门宦,大多数自称是从莲花城(今甘肃秦安县境内)迁来。据史料记载,左宗棠在处理金积堡善后期间,曾指定原在张家川一带率领回民起义就抚后的李得仓,会同地方官,把莲花城、清水一带的“南八营”回民按照宁夏的办法进行安置,于是将秦安、莲花城部分回民迁至黄花乡的庙湾、上下胭、罗家滩、华兴一带及惠台乡的一些地方,将平凉小部分甘回迁至黄花乡的平凉庄,将金积堡马化龙胞弟马化凤为首的1278口甘回迁至黄花乡的店堡及惠台乡的一些地方。因此泾源县黄花、惠台二乡陕回和甘回杂居,而甘回又来自莲花城、金积堡和平凉三地区。

据粗略估计,同治年间安插于泾源县的陕回和甘回共计约16000人,其中陕回占70%以上。分布在化平川(包括香水镇和园子乡)、圣女川(今兴盛乡)和白面镇,约10000人,是第一次安置的。分布在黄花乡和惠台乡的甘回和陕回约3500人,分几批从不同几个地区迁来。安置在新民乡(当时属甘肃华亭县辖)禹得彦部约2000人。

陕西回民军在金积堡就抚后,刘锦棠从中挑选400名丁壮,交由蓝明泰、安杰统领“随军征剿”,并授以军功衔,被清军驱赶,去攻打回民军,后又与西宁投降的禹得彦、崔伟及张家川的李得仓回民军,组成五营,称“旌善五旗”,又因都是骑兵,又称“旌善马队”,听从刘锦棠调遣,前往甘肃、新疆等地镇压回民起义。

 二、安插化平川的几位十八大营元帅及事迹

  

泾源县十二堡清真大寺


十八大营元帅是陕西回民起义的主要领导者,是西北回民起义时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的名字及反清事迹在左宗棠上呈皇帝的奏折及地方文献中频繁出现,起义失败后他们的命运及下落成为人们所关心的一大问题。当时安插在化平川的陕西回民中,有五位担任过十八营首领,他们是陈林、禹得彦、余彦禄、阎兴春、蓝明泰。其他几位:马振江、冶士俊、赫青选、金兆麟、拜万江、金明堂、安杰等也都在起义军中担任过首领,他们的职位仅次于十八营元帅。而马化凤是金积堡宁夏回民起义的一位重要人物,连同陕西回民一起被迁往化平川。马振江是陕西十八大营元帅之一马振河(正和)的胞弟,马振河是长安人,曾率领西安市郊63坊回民起义,起义军转战至董志塬合并为四大营后,由白彦虎、崔伟、禹得彦、马振河担任四大元帅。同治九年(1870年)二月二十日,在距固原黑城子南30里何家沟战役中,马振河头部受枪伤牺牲,部众由其弟马振江统帅。笔者曾查阅有关资料,并结合在泾源县实地考察所得,对安插在泾源县的陕西回民军几位主要首领在陕西原籍及泾源安插地进行考证: 

  陈林,渭南六村九社人,起义前在大荔县伍家村任开学阿訇,被安插在泾源县泾河源乡涝池村,仍在当时化平川的园子村伍家清真寺任开学阿訇,这座清真寺建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是经陈林向地方官奏请准建的,也是泾源县至今保存最早的一座清真寺,该寺大梁记有“修建军功五品花翎阿訇陈霖既化霖抹阁社仝立”,“大清同治拾有叁年岁次甲戍季夏月毂旦”,清真寺大殿正门两傍木柱上刻有左宗棠亲笔所提对联:“敬长爱亲自求多福,型仁讲让同我太平”,署名“恪靖伯”。据当地群众讲,左宗棠还为该寺书写门匾,但文革中被毁,所题字句无人知晓。现在问起陈林阿訇,许多老年人都知道,据南坳村一老人讲,陈林阿訇在化平川伍家清真寺开学时,伍家村有个叫伍七的年青人要在清真寺旁开窑烧砖瓦,被陈林阿訇力阻,此人对陈阿訇怀恨在心。一次陈阿訇被邻村请去过“圣纪”,被伍七跟踪,在返回经老虎坡时,被伍七杀害。这一说法与50年代马长寿教授在泾源的调查基本吻合。 

  禹得彦,同州府大荔西南禹家村人,被安置在泾源县新民乡的十二堡。起义前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兼大商人,在西安、三原、大荔、四川等地开有商店和当铺。“禹得彦被安插于十二堡以后,不久就成了大地主,占领五百亩土地。死后,因子孙不务正业,大半土地出卖了,但土改时还是地主成分”。禹得彦坟墓在村东北的一个小山坡上,当年马长寿一行调查时还参观了这位回民领导人物的坟墓。 

  余彦禄,大荔县王阁村人,曾率领王阁村十三营回民起义,在董志塬被推举为十八大营元帅之一,其部下分红、黄、兰、白、黑五旗。在董志塬战斗中受重伤,枪弹“自腮下穿入,右耳旁透出”,“余彦禄前次带伤未死,验视两颊洞穿,舌烂音涩,亦垂毙矣”。这是左宗棠给皇帝奏稿中的话,据余彦禄后人讲,余彦禄在金积堡投降后,被刘锦棠背信弃义于同治十年正月初十日杀害,其部下被安置在泾源县兴盛乡王阁村一带,有“王阁十三村”之称。 

  阎兴春,渭南孝义镇人,起义前在渭南六村九社任开学阿訇,起义时九社的回民成为他的部下。投诚后被安置在泾河源乡的上九社村,仍在当地任开学阿訇,在其主持下,于1875年为该村建清真寺一座,因与陈林曾前往西宁劝崔伟投降,被授以军功衔,左宗棠为该寺亲笔题“崇道揆文”匾额和“义凛遵王夷涂共履,心存善迁福域长登”对联一副,署名“钦差大臣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陕甘总督一等恪靖伯题,恪靖伯加一等轻车都尉左宗棠书”。听说阎兴春阿訇活到九十岁善终。 

  蓝明泰,渭南蓝大庄人,投诚后被安置在泾源县泾河源乡的蓝大庄。 

  另外,马振刚,大荔沙苑杨家村人,家属及部下被安置在园子乡沙园村和车杨树。冶土俊原籍不清,被安置在泾河源乡冶家村。赫明堂是陕西回民起义最早领导人,十八大营元帅之一,陕西大荔县赫冶家人,人称“赫冶古阿訇”,咸丰年间去云南开学,回陕后宣传杜文秀起义。回民军转战至固原时,在固原城东门外被孙玉宝杀死,其家眷及部分军队被陈林收留,被安置在泾源。 

  陕西回民被安插到泾源县后,可能出于对陕西故乡的思念,沿用了许多陕西时所用的村庄名称。如陕西华县秦家村是陕西回民起义的最早发起点,今泾河源乡上、下秦家村村名就源于此,这个村的回民也是团练火烧华县秦家村的劫后余生者。陕西东部回民起义的几个中心如王阁村、乔天、沙苑、庞阁庄等地名,至今在泾源县仍保留。泾源县村名沿用陕西村名的还有九社、园子、沙南、者伍、杨家、车村、蓝大庄、南傲等,以上村名原属陕西大荔、渭南、华县等地。今泾河源乡的九社村回民原居住在陕西渭南的六村九社,曾随阎兴春阿訇起义,迁居化平后仍沿用“九社”村名。据考证“社”为元代遗留下来的一种建制名称。蒙·元时一支名为“探马赤军”的军队,在征服中西亚战争中吸收许多穆斯林青壮年补充兵源,这些穆斯林士兵又随“探马赤军”回到中原。元统一全国,战事结束后,这支军队以“社”为编制单位,进行屯田,《元史》有“探马赤军随地入社”的记载,陕西是探马赤军的主要驻防地,“九社”这一名称源于探马赤军无疑。据50年代马长寿教授调查,前清时而在咸阳一带也有西九社、北八社之分。杨家湾为北八社,而苏家沟与西木家村被列为“西九社”,而“西九社”之居民多为回民,“北八社”皆为汉民。它同“三营”、“七营”源于明代一样,起初都是一种军事编制单位,“九社”这一名称也反映了这个村回族的最早历史溯渊。 


 三、压制与训化相结合,对安插回民进行控制 

  

陕西回民被安插在化平川后,左宗棠“欲图数十百年之安”,在“善后”工作中采取整顿机构,加强统治力量。决定增改县制,明确划定固原、平凉、隆德、华亭四州县辖境,扩大官僚机构,设立化平川直隶厅通判,专管钱粮词讼,要求地方官“加意抚绥,毋使失所,遇词讼案件,止分曲直,不分汉回,总以持平办理”。又添设了一个化平营都司,专管镇压之事,“遣千总牟春阳领士勇二百四十人驻关山、三才镇各口,调总兵喻胜荣所部平江营以司稽察”。派冯邦栋清查户口,按户分给地亩、窑洞,发给牧畜籽种,督其耕种。 

  统治者制定了种种限制束缚安插回民的规定,制定《安插回民告示》,推行一套极严密的控制政策,如:不许和汉民同在一地方杂居;一旦安插后,不得迁移,陕回不得回陕,甘回不得返回原籍;不许回民随意远处行走,如有需要,要报请官府发给“路票”,并限期返回;不准私养骟马、私藏军械,不准阿訇管理回民事务;严禁新教传播;修建清真寺高不得过二丈四尺,宽不得逾十丈,墙厚不得过二尺五寸,寺内外不得修建高楼。这些极严厉的政策,严重阻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回族具有善于经商的优良传统,但“不许随意行走”这一条,就将安置在化平川的回民与这贫瘠的土地牢牢捆绑在一起,最终忘却了自己的传统优势,过着极度贫困的生活。 

  设立书院、兴办义学,对安插甘肃各地回民进行教导、训化,要回民附首贴耳,成为清统治者“顺民”,“对于回民,文襄公主用中国文教,使之潜移默化”。化平川是安插陕甘回民最集中之地,自然成为训化教育的主要对象。同治十三年(1874年),化平川提督喻胜荣按左宗棠意图,在化平川创设“归儒书院”,由于经费紧张,喻“捐置铺房七间和水磨三架,收租充膏火”。“化平川是文襄公安插陕回所在,这书院是专为回民子弟而设,所以文襄公题名归儒,而命幕府施补华为文记其事”。1987年笔者曾在泾源县文化馆院内发现“左文襄公归儒书院碑记”石碑一方,此碑高约170cm,宽85cm,厚30cm,笔者录下全文,共700余字,末尾注“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陕甘总督二等恪靖庚加一等轻车都尉湘阴左宗棠立石”“光绪四年五月吉日立于XXX书院”。碑文中指斥回民及伊斯兰教犯上作乱,无所顾忌,要“以儒者之说进之”。后来发现《新编化平县志》及《民国十六年化平县各项调查表》中也收录了此碑文,说明前人已认识到此碑的价值。 

  同治十一年,化平直隶厅通判左寿昆(湖南长沙人),在化平川设立义学12处,招收回民子弟,发给书籍、笔墨,供给伙食,进行儒化教育。所用课本初学班用《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高级班用《四书》、《五经》、《孝经》、《小学》、《吾学录》、《圣谕广训》是清皇室先祖制定训化人民的要点十六条,称“圣谕”,清世宗(雍正)将十六条用白话文加以阐释,称“广训”。“文襄公既安陕回于化平川,就嘱咐向回民宣讲《圣谕广训》”。左宗棠还把当地的“圣女川”改名为“圣谕川”,意在向当地回民“宣讲圣谕,以化顽俗”,可见左宗棠用心之“良苦”。 

 四、重建家园 

  

安插在泾源县的陕回多来自大荔、渭南,华县一带,大荔羌白镇以南有西半道、北王阁、南王阁、罗河、金家、沙南、八女井、沙村、沙苑、白马营、陈常等村,这些村庄名绝大多数仍被迁居泾源的回民所沿用。渭南东北部回庄有来化镇、故市街、官底镇、秦桥镇、孝义镇、巴邑镇、信义镇、青龙镇、三张镇、长收镇。华县回民村落多集中在渭河南岸秦家滩一带,秦家滩回民房屋被团练烧毁后,起义回民大多到南沙村安营扎寨,当时流传:“上了南沙坡,就是回回窝;进了南沙城,就是回回营。”华县汉人辨别回民说:“高鼻子,深眼窝,不是回子是哪个。”而回民称汉民为“呆迷”,既无信仰的人。 

  再看起义前陕西回民经济状况。据历史记载沙苑是唐天宝年间唐玄宗为平定安史之乱,借三千大食兵平乱,战事结束后,一部分大食兵没有返回,被安置在沙苑一带,可能是陕西回族的最早先民。据清道光三十年修的《大荔县志》记载。“羌白为皮货所萃,每岁春夏之交万贾云集,陕西巡抚岁以珠毛羔皮八百张,贡诸京师。其实来自远方者,不止羊皮。”“羌白镇聚各色生皮熟成,四方商多来售者。”“王阁村等处,即古沙苑之地,东西亘数十里,南北宽十余里”,周围尽系回庄。这里以产枣、梨、西瓜、瓜子畅销西北各省,同治年以前羊毛、皮革也是当地著名的物产。此外沙苑还产各种药材,如麻黄等,每年产量达几十万斤。 

  起义前,陕西有多少人口,已无法统计,有上百万说,有80万说,全省大概平靖后,多隆阿说:“伏查陕西回众,久隶边氓,群萃州处,数十万家,食毛践土,二百余载。”据《续修陕西省通志稿》作者估计有七八十万口;另据民国初年马光启所著《陕西回教概况》估计陕西回民人口为一百万。这些陕回绝大多数为清兵所杀,还有一些为避战乱逃亡相邻省区,少部分为环境所迫,放弃伊斯兰教信仰,融入到汉族当中生存下来,受抚的不足5万人被安插在当时的平凉、化平、张家川等地,以白彦虎为首的一万人逃亡沙俄境内。 

  陕西回民军与清军及地方团练激战近10年,转战陕、甘、宁、青、新五省,驰骋数万里,失败后被统治者安插在荒山野岭之中,他们为失去富饶的关中平原的家园而惋惜,为战死的亲人而哀悼,但他们并没有被悲伤所压垮,顽强地担负起重建家园的重任。他们“恒就田地所在,结草芦、履土房,零星散居”。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垦荒种田,发展生产。 

  陕甘回族被迁入化平川后,生活相当艰难,他们居住在汉民迁走遗留的窑洞里。这些赤贫的陕甘回民当时一无所有,虽说政府发给耕牛农具,但不可能每户都有;虽说政府给每户划拨土地,但这荒绝的土地又都在偏远的地方和山沟,又缺乏必需的生产资料,其环境之恶劣,开发之不易可想而知了。有些回民没有耕牛,就用人拉犁耕地,所谓“老婆把犁人曳地”,或用镢头、小铲垦地。当时的化平川“土地荆蒿满地,根本不能种植。山里狼豹野猪蛇蝎很多,人命时有危险”。化平川四周大山环绕,气候变化无常,自然灾害较多,农民辛苦一年,往往到收获季节一场冰雹,全年的劳作随之付诸东流。据史料记载,1884年7月,水灾严重,化平厅黑云翻滚,大雨倾盆而降,平地水深五尺多,“牧畜溺死、庄稼漂没”。1885年以后,化平厅又迭遭冰雹暴雨,水似流注,雹如蛙形,农田更受其害。1911年7月“洪水横流,漂没人畜”,1912年7月“降雹六寸,麦豆无收”。再加瘟疫、地方病肆虐,夺取许多人生命。这里的生存环境,无论比起他们原先居住的陕西关中平原或“富甲一方”的金积堡都相差甚远。国民党政府上台后,化平县回族人民生活并没有好转,地方官横征暴敛,各种苛捐杂税压得回族人民喘不过气来,而对发生自然灾害没有任何防御准备和救援措施,生存环境更趋恶化。化平川许多回族青年逃往新疆、平凉等外地谋生,使人口大减,许多回族青壮年为躲避国民党兵役而自残。自清同治十年(1871年)至解放前夕,化平县回族人民生活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他们一直在死亡线上挣扎。 

  1949年8月6日,化平县解放,并改名为泾源县,回族人民从此走向新生。全县人民在党史和政府领导下积极开发泾源,重建新家园。五六十代起,许多汉族专家学者自愿到泾源山区,支援少数民族经济建设,他们扎根泾源,与当地人民一起同吃同住,为发展泾源县文化教育事业及经济起飞做出了贡献。党和政府根据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制定出泾源长远发展规划,在回汉人民共同努力下,泾源县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⒈医疗卫生方面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事关人民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的医疗卫生事业。50年初期,对严重影响泾源人身体健康和生活、生产水平的“地甲病”全面进行防治,将发病率由过去56.3%降至4.7%,基本上达到国家控制标准。为进一步提高全县居民的健康不平,20世纪90年代,在全县农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帮助农民改善饮水、改建畜圈和厕所,治理污染、预防疾病。与此同时,在实施“中澳项目”、“秦巴项目”和“儿基会项目”中,全县有14559人次在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医疗救助、设备购置等方面受益,全县医疗服务整体水平大大提高。现在,泾源卫生系统共有职工22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09人。集医疗、防疫、妇幼保健为一体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早已形成,群众就医看病十分方便。 

泾源城关清真寺重建落成盛典(苏文强 摄)  

 ⒉水利建设:

随着气温的增高,进入90年代以来,一向阴湿的泾源县也出现了连年的干旱,地下水位下降,大部分山泉干涸,河水断流,为一些村庄的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带来困难。为解决这些困难,泾源县把水利工作列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在1999年至2000年间,先后实施龙潭水库加坝工程、西峡水库溢洪道工程、井窖工程、沙塘川节水灌溉工程、人畜饮水工程,使防汛、灌溉、抗旱、水土保持工作大大加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改观。其中1999年投资30万元建成的沙塘川节水灌溉工程,共建成引水渠1.4公里,埋设主管道1.7公里,集水坑15个,过水涵洞一座,农桥2座,过沟工程1处,沉沙池1座,进水池1座,泵站1座,分水井及检修井65座,配备移动支管4套720米,架设电力线路300米,新增灌溉面积1020亩,使沙塘、土窖两个村180户群众、850口人受益。 

  1991年至2000年,在人畜饮水实施中,泾源县多方筹措资金1182万元,先后给香水镇的大庄村、苋麻村、永丰村、下桥村;园子乡的车村、杨家;惠台乡的暖水、惠台、太阳、米岗、卡子;黄花乡的黄洼、土窖、华兴、庙湾、店堡、平凉庄、胜利、羊槽;兴盛乡的红旗、新旗、兴盛、下金、兴明、上黄、下黄;白面镇的余家、马家、街西、冶家、南庄、龙潭、河北、泾光;东峡乡的白吉、涝池、王家、高峰、庞阁庄、东山;新民乡的先进、杨堡、王家等村共修建了22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44个行政村、185个村民小组、9385户村民、47260口水、13733头大家畜、7402只羊的饮水困难。   

 ⒊养殖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泾源群众传统的种植养殖思想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他们开始把自家的耕作、养殖与市场的需求联系起来,积极治穷致富。1996年以来,在政府的扶持下,先后建成县脱毒薯养殖推广中心;新民乡万亩桑园基地;白面南庄、冶家、龙潭(150户农户)的4个国际良种-法国利木赞牛胚胎移植繁育示范小区;黄花乡的红土村、兴盛新旗村、园子车杨等6个村的适龄母牛养殖示范村和鲁西优质高产羊繁育推广中心。这些在全县回族群众致富奔小康中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⒋县乡镇企业:

泾源县的乡镇企业是在乡镇拖拉机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范围由乡、村两级扩大到乡、村、联户、个体四个层面,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泾源县乡镇企业逐渐扩大,至2000底,全县乡镇企业个数为1155个,从业人数为6059人,总产值为4262万元,上缴国家税务金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24.6%。   

 ⒌交通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经历艰苦创业的泾源回族人民,深知“公路通百业兴”、“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借改革开放的东风,他们投入巨大资金人力,遇水架桥,逢山筑路。境内修成通往周边邻县的三级沥青柏油路103.5km。其中,泾平公路24km,泾隆公路17km,泾什公路18km,泾华公路30.9km,沙蒿公路13.6km,至目前,已发展到全县六乡两镇乡乡通柏油路,村村能行车。   

 ⒍旅游业:

泾源县山青水秀,风光宜人,旅游资源丰富。为发展县域经济,全县干部群众视旅游业为朝阳产业,积极开发,使野荷谷、老龙潭、凉殿峡、胭脂峡等旅游景点向各方游客开放,显示出其独有的魅力。   

 ⒎教育:

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变化最大的是教育。过去在化平川除富宅大院外,最好的公共建筑是回族礼拜的清真寺,整个化平川,没有几个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如今,泾源县乡村最气派的建筑是学校。至90年代初,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达15000多人,其中回族学生占95%以上,有教职工1000多人,其中大部分为本县土生土长的回族教职工。在实施“科技兴县”战略中,泾源有24779人脱盲,1993年经区政府评估验收,泾源县成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县。 

  总之,从1871年陕西回民被安插到化平川至今上,已过了130余年,在这段时期里,回族人民靠自己勤劳的双手重建了一个新的家园。今天泾源县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已不同于昔日化平川。


 免责声明:     本微信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或作者推荐,本微信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请与我们联系。

往期内容

微信号:pl-muslim

期待您投稿 合作 建议……

编辑:储月斋主

微信号:cyzsuxh

 邮箱:93971432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